孩子任性不受约束解决办法
小强从小身体不是太好,有时候闹点小毛病,爸爸妈妈很心疼宝贝儿子,凡事总是依着他,不愿意让他受到一点委屈。小强呢?也很享受这种来自家长额外的关爱,在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要稍微觉得不合适,就不去了,让妈妈请假在家陪他。后来他看妈妈也没有反对,干脆提出不上幼儿园了。妈妈问他为什么,他居然说在幼儿园老得被老师管着,不自由,没有在家舒服。妈妈对他说如果他不上幼儿园,妈妈就得辞职在家陪他,那样妈妈的工作就丢了。可是小强可根本不管那么多,大人不答应,他就又哭又闹,反正是说什么也不去了。家长拗不过他,妈妈只好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家陪着宝贝儿子……
自从小强上了小学,妈妈心想这次她可以去上班了吧?没想到,小强还是三天两头的找借口不去上学,不是说头疼,就是说恶心想吐,带他去医院检查却又一切正常。妈妈这回可着急了,幼儿园不上就不上吧,可是上学了,儿子总是不去学校,学习怎么办?难道在家待一辈子?这不,有一天一大早妈妈叫小强起床,小强赖在床上说什么也不起,说自己头疼。妈妈知道他又在找理由,不由分说把他从床上拽起来,给他穿上衣服,袜子…..小强就像一个木偶似的,一点也不配合,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妈妈生气了,就打了他一巴掌,这下可好,小强大哭起来:“你一点都不爱我,非得逼着我去学校!”妈妈一看小强哭了,态度一下就软了下来 “宝贝,妈妈怎么能不爱你呢?上学有什么不好,可以学知识,还有那么多同学一起……..”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小强就嚷嚷起来:“不好!不好!就是不好!老师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动,学校就跟监狱似的,我才不要去呢!”最后妈妈只得答应给小强买一件贵重的玩具,他才撅着嘴不情愿的去了学校。
就这样,妈妈经常为了儿子上学的事软硬兼施,真是伤透了脑筋。后来小强上到四年级的时候,老师竟然跟妈妈说:“以后小强生病请家长出示假条。”原来小强经常以生病为借口逃学,妈妈一点都不知道,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孩子都可以适应的学校生活,对于小强就不能忍受呢?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小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问题,小强的家长对小强从小就采取的是放任的方式,这种放任,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因为一直以来家长对小强都没有采取太多约束行为,所以造成了小强不能忍受正常的学校生活,漠视大家都遵守的行为规范。
方法一: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树立一种对“规则”必须遵守的信念,也就是说,家长要让孩子有一定的约束,这样才能为了他们将来遵守社会的“规则”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自由自在,不受约束。但是,由于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在社会中生存,就要遵守社会上大家公认的一些“规则”。但是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受到家长的约束,那么他们就不会明白“规则”是什么,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放任自己的行为。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加以适当的约束,让他们从小明白有一些“规则”是必须要遵守的,就像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一样,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大家就不会和他玩了。
当孩子做出一些无理的行为时,家长不应该认为无关紧要,对小孩子没必要那么认真。要知道,规则意识必须从小培养,从小事做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消极放任的做法是万万使不得的,孩子教育错过适当的时机就会无法挽回了。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早期教育就是顺其自然,那么孩子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等到家长发现孩子不受约束的时候,往往已经无法把自已的意愿施加给孩子,也无法与孩子沟通,因为他们任性而为所欲为的性格已经形成了,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规矩”。家长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关键是做好早期教育,在孩子没有染上坏习惯之前把好习惯教给他。
方法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清晰具体
家长要对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做出约束性的规定。这些规定要让孩子清楚,而且家庭其他成员也应该清楚。他不清楚就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因为家长的要求含糊不清,孩子会故意装作不理解,做了错事以此为由加以抵赖。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防患于未然,事先明确的告诉孩子什么规定是必须遵守的。把这些要求细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行为。然后向他解释这么做的理由。比如,每天最多只可以吃一支冷饮,看30分钟电视,因为这样不会伤害身体(眼睛)健康。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怕他受委屈,对孩子要求不严格,态度不坚决。比如妈妈说过:“饭前不要吃冰淇淋。”但孩子自己打开冰箱取冰淇淋时,妈妈正在做饭没看到,后来又因为发现时孩子已经在吃冰淇淋了就只能听之任之。这样孩子会发现,只要自己一坚持,妈妈就会让步,以后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更加肆无忌惮了。所以,父母把约束规定告诉孩子以后,还要对孩子留心观察,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看在眼里,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问题办法。
现在,有一些家长因为社会活动多,工作繁忙,与孩子接触的时间相对减少,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了解孩子,即使是这样,父母也要注意观察孩子,针对孩子一些具体的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如果家长制定的规定比较具体清晰,那么如果孩子做得不好,违背了约束规定,家长就可以按照事先说好的办法执行惩罚。家长可以问明情况后,给予适当批评教育。应该注意的是,家长在“兑现政策”时,要注意不要打孩子。如果是哪一条没有做好,可以让孩子重复做一遍、两遍甚至更多次都可以,一直到孩子接受为止。这种惩罚,也不失为一种强调执行约束的方法
当然,即使家长制定的规矩很清晰具体,也难免会有一些孩子明知故犯,胡搅蛮缠。这时,家长一定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纵容中学坏的!所以,作父母的要有一个信念:孩子每一次无理取闹,绝不能让他得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
方法三:选择适合孩子的管理方法
家长刚开始管理孩子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累,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时时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动,有些家长就会产生“顺其自然”的想法,这种想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其实家长只要注意早期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那么接下来就不会像一开始那么辛苦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家长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改掉坏毛病,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为日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lt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对于明知故犯的孩子,家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我已经跟你讲过多少次”、“你为什又去...”等指责上,而是要坚决的采取行为制止他的错误。当孩子开始调皮或不遵守这些规定时,就要及时警告或提醒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纠正。让他们知道父母在这一点上是不会轻易让步的。而一些年纪较小,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家长则要在指出他们的错误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该怎样做才对。
方法四:宽严并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家长要掌握好约束孩子的度,做到宽严适当。不能提出的要求太过严格,避免因为孩子无法做到而朝令夕改,使得孩子无所适从,要给孩子留出可以自己调配的空间,这样才能养成孩子自我约束的习惯,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可爱可亲、通情达理,他们对父母提出的要求也就更容易接受,更乐于遵守了。“宽”也意味着及时表扬和肯定孩子好的行为。表扬和肯定会让孩子心情愉快,知道哪些行为是该做的、如何做,此时家长的期待和要求就会保留下来,也会成为孩子自觉的行为。
家长在指导孩子自我约束时的“严”是指要有明确的规定,并不能因为孩子的任性而轻易改变。这种“严”是要建立在父母的权威上的。在孩子犯了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家长必须坚持住,可采用一些处罚方法。比方说,让孩子自己冷静一下,并且不能因孩子的求饶,而减少自己设立的冷静时间。可以适当的用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一种处罚方式。比方说,孩子喜欢玩电脑,那么就可以取消今日玩电脑的时间。父母说了话,就一定要算数。这就是建立权威的基础点。有了权威,让孩子信服自己,教育孩子才会更有效。
总之,当孩子因为任性而不愿意遵守一些大家公认的“规则”,不受约束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克制,学会等待,明白有些规定是必须要遵守的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改变。
点击报名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