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课堂秩序是课堂质量的基础保证,特别是中小学,学生都还处在懵懂、好奇的年龄,维持课堂秩序,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课堂纪律的陛质
(一)课堂纪律的概念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
2.集体促成的纪律
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卷入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一)课堂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
2.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3.学生座位的分配
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二)课堂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学生在课堂里的活动可以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便越好。
2.课程表的编制
课程表是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条件,它的编制首先应尽量将语文、数学和外语等核心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一、二、三节课,将音乐、美术、体育和习字等技能课安排在下午。其次,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安排,避免同类刺激长时间地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而导致疲劳和厌烦。
3.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一)问题行为的性质
1.问题行为的含义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2.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的区别
差生、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考试/大他们往往有较多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而且除了差生或后进生有问题行之外,优秀学生有时也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
(二)问题行为的类型
一种划分法: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需要指出的是:①这两类问题行为的表现会有部分交叉。②教师要具有职业敏感性,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另一种划分法:分成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三种类型。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一般说来,课堂里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要注意
(1)明确惩罚目的,它是为了让学生最终经过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让学生去“体验”惩罚。
(2)惩罚应尽可能及时。
(3)惩罚强度应适当。
(4)惩罚应基于爱和尊重。
(5)惩罚务必与说理相结合。
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点击报名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