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证明,造成孩子注意力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教育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一)生理方面因素
由于孩子在小学时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这在小学阶段是正常的,但在初高中如达不到常态就属于不正常。
(二)病理方面因素
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等可引发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学习困难;神经根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引发儿童抽动症,除了主要表现为交替出现的刻板式眨眼、皱眉、呶嘴、清嗓音、扭脖子、耸肩、甩胳膊、踢腿外,也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缺乏学习意愿。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
(三)气质方面因素
普通心理学上有个反应阈的概念,不同气质的人起反应阈是不一样的,有高低之分,所谓反应阈低,是指孩子先天气质中对任何声光、嗅、味、触觉的敏感度较别人高,因此容易受到周围刺激的干扰而分心。稍微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足以让他心不在焉,譬如听到电话或电铃声,立刻呼叫家人接听或应门;吃饭时,手拿着筷子眼睛却不停的瞄着电视;写功课时,有人走过就东张西望。研究表明:兴奋型(胆汁质)的人注意稳定差,转移迅速,灵活而难以持久,遇挫折注意易起伏;灵活型(多血质)的人注意稳定性、灵活性、转移都较好,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安静型(粘液质)的人注意稳定性也较好,但转移不灵活,特别是从有浓郁兴趣的活动转移到另一项活动上更为困难;抑制型(抑郁质)的人由于神经系统活动能力趋向弱型,注意的自我调控能力都弱于其他类型。
(四)饮食与环境方面因素
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常见的如方便面类食品、烤羊肉串、涮羊肉,用饮料代替喝水,维生素缺乏等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环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铅含量过高也有影响。
(五)孩子心理焦虑的因素
孩子由于家庭矛盾、意外变故等环境因素导致情绪不安、焦虑,而出现心不在焉;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压力过大,使孩子整天精神紧张状态,也影响其注意力集中。
(六)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
有些家庭把孩子学习的房间装饰得像新房一样,光线过强,饰物过多,构成视觉干扰,在大脑中形成多个兴奋点,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家里声音过大,父母亲过分的关心,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有关“你在学习时,什么现象最能分散你的注意力”的调查表明,有17.96%的孩子易同座的干扰,35.64%的孩子易受学习环境的影响,45.69%的孩子则是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可见学习环境对集中孩子学习注意力的重要作用。
(七)学习兴趣方面的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家长,但有些孩子的学习动机不明,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也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厌学情绪是当今孩子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据一项对上海市的438名孩子的调查发现:有26%的孩子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有43%的孩子认为学习的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孩子回答不愿读书。由于兴趣的缺失导致注意力不集中。2004年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青少年调查表明“上课常打瞌睡、常发呆中国孩子占的比例是29%”。
点击报名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