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总是按照固定的关系定位来生活,亲子关系也一样。比较正常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一种亚平等关系,亲子行为是一种不那么平等的人际行为。可以这么理解,父母因为角色和经验,在相对平等的关系中,扮演了更为强势的一面,对另一方有更强的影响力。过分的平等,可能导致引导效能下降;过分的不平等,会导致过分的干预和孩子独立性丢失的结果。
父母的观念误区,很容易导致恰当教育角色的丢失,导致扭曲的亲子关系,导致孩子成长的扭曲。可以说,如果孩子有行为偏差,95%是父母有问题。如果一个孩子上学上课乱打乱闹,注意力不集中,基本不是很多家长说的多动症,而是孩子在家庭里和学校里,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的原因。
合理的做法是,父母与孩子在沟通中充分平等,在引导中体现能力的优势,体现主导作用,同时随着孩子成长,有意识弱化自己的主导地位。
要点1:兴趣与动力
好奇心,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这是学习兴趣源泉和与初始动力。
很多父母愿意看积极的结果,却比较容易忽视那些积极结果的来源;辛苦地教育孩子,却因为方向错误,把爱变成了害——把钢炼成了铁,却又恨铁不成钢。孩子本来是爱学习的,不服输的,仅仅因为父母的攀比与面子,永远超越孩子能力的目标,扼杀了孩子的兴趣,也切断了孩子进取的动力。
在这点上,中国的父母们需要更多的学习,解放孩子的眼睛、耳朵、嘴巴、时间和空间(来自陶行知的“五个解放”),孩子才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体会到生活就是成长,才能收获成长的快乐。
要点2:自尊与自信
自尊是一个人的心理强大的标准,犹如一个人的脊梁骨,它让人能够站立。自尊也是与生俱来的,但很多教育者,尤其是父母,总是喜欢听话的孩子,任意地蹂躏孩子自尊心,让孩子从小就成为一个心理上的侏儒。而后,父母却“含辛茹苦”,期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巨人。
基于平等的尊重、理解,基于父母责任的无条件的爱,基于智慧的激励与肯定,是养育孩子一切健康成长要素(包括自尊心)的基本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逐渐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自信是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我能”的状态(I can)。有自信心的孩子,具备面对困难的勇气,缺少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感受的是压力、痛苦,产生的情绪是抱怨。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做父母的总是假设孩子笨,所以要勤奋和努力,这是持续的给孩子做负面的“催眠”——反过来,我们不断发现孩子进步与亮点,就是在孩子潜意识中不断输入“我能,我行”的信息,让孩子进入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孩子因此的成长,当然更顺利。
至于挫折教育,我不主张人为制造,孩子成长中必然遭遇许许多多的困难,在困难中磨练,有时候更能激发孩子成长的动力,建立更真实的自信。
要点3:责任感
我讲课的时候,经常提到责任感。开始的时候,很多父母并不理解,孩子那么小就培养责任感,有意义么……
道理就是:孩子能够作为家庭成员,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那孩子就更能承担起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责任;孩子能够承担责任、关怀家人,能够实现更好的家庭沟通,减缓父母的教育焦虑。
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获得更多的朋友和尊重,更受欢迎……这些因为自己改变而导致环境改变的互动,对孩子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点击报名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