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推广
淘教中国网
家教板块
北京市
全国免费咨询
400-0000-696

首页 > 淘教百科 > 家长必读 > 逾七成学生盼妈妈温柔点

逾七成学生盼妈妈温柔点

  时间:2013-06-19 16:16:51 [打印] 浏览1281次

  “严父慈母”颠覆成“慈父严母”

  一小学调查显示:逾七成学生盼妈妈温柔点

  “马上就要中考了,妈妈时时刻刻不忘监督我看书、做题只有爸爸回家了会提醒我注意休息,跟我谈心。”昨日(10日),钢城十二中举行心理健康教育开放日,初三(1)班学生金莉莉向心理老师何立平倾诉:“以前都说是‘严父慈母’,现在的实际情况怎么都反过来了?”

  这样的困惑被金莉莉周围同学一致认同。“在我们家,也只能跟爸爸讲道理,跟妈妈沟通很困难,她只会批评我、表扬别人。”初三学生于珺芷也向何立平“投诉”。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爸爸是不苟言笑的威严形象,妈妈则是温婉亲切的慈母形象。作为教育心理咨询师,何立平去年在学生中做了一个关于父母在家庭中角色的调查。结果,超过一半的家庭里,妈妈是严厉、唠叨的化身,而爸爸是宽容的“和事佬”。

  何立平说,这种对“慈母严父”形象的颠覆,过去只出现在独女家庭如今,越来越多男孩家庭中,父亲是儿子的玩伴,妈妈则成了学习的监工。

  母亲节前夕,青山区一所小学对全校1000余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好妈妈标准”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七成学生希望“妈妈能理解孩子、表扬孩子、不发脾气”。

  在市公交集团工作的熊女士对自己的母亲形象很无奈:“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好妈妈,儿子经常跟我顶嘴,母子关系很纠结。其实,我也想成为他心目中的好妈妈,可做起来很难。”儿子张志琪说:“我性格孤僻,希望妈妈和爸爸一样有耐心。”

  专家分析,现代男性的首要任务是工作因此,多数家庭教育、抚养下一代的任务落在了母亲肩上,女性也就不得不板起面孔成了“严母”。而没有太多时间管孩子、在妈妈责骂时心疼孩子的爸爸便成了“慈父”。

  何立平说:“看到丈夫强硬不起来,妻子就必须狠下心肠。加上女性的心思大多比较细腻,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期望值高,所以不知不觉就成了‘严母’。”

  孩子们提出了希望:“妈妈温柔点,不打骂,能好好说话”、“妈妈在孩子受到挫折时,要鼓励而不是批评”、“希望妈妈能温柔一点、多笑一点”

点击报名
注:转载请注明:文章摘自淘教中国网http://www.taoedu.cn。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六一礼物6成家长没送对
下一篇: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淘教百科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

网络警察 国家备案 北京工商 支付宝 36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88号

   

学业规划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