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推广
淘教中国网
家教板块
北京市
全国免费咨询
400-0000-696

首页 > 淘教百科 > 励志心理 > 幼儿交往中的技能和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交往中的技能和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2-10-24 11:48:38 [来源:淘教中国网编辑] [打印] 浏览2472次


  有些小孩在上学期间比较依恋朋友,担心没有小孩和他一起玩,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一般情况下,幼儿到了中班阶段(4岁~5岁),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幼儿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了。在与他人频繁的接触中,由于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性格等原因,幼儿之间的游戏伙伴也呈现了一定的倾向性。

  孩子渴望和伙伴在一起,如果孩子被边缘化,这样的结果是自身孤独、自尊的伤害。这时,父母首先需要蹲下身来,和朋友一样,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向孩子了解事情的内因。此阶段的孩子会诚实地坦露自己的担心和细节,这是最重要的。父母此时帮孩子分析每一个细节带来的影响,分析每一个细节存在的偏向,指出应该如何做,把交往的技巧表达出来,赢得孩子的认可。在家中和孩子玩耍的过程中练习每一个细节,孩子会从中得出经验的。

  为了帮助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在交往中得到快乐,家长应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

  1.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欢迎孩子带其他伙伴到自己家玩,家长要热情接待、倒水、给水果或饮料喝,也可以简单的交谈,等小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质是给孩子作出了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

  2.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学会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告诉孩子只有懂得礼貌的人,别人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也才肯把心爱的玩具给他玩。

  3.在交往中,遇到与自己意愿相悖的事,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与同伴友好合作,暂时克制自己的愿望,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4.学习遵守集体规则。孩子们在交往时,会自己制定一些规则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谁破坏了这些规则,谁就会受到集体的排斥。只有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也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和他一起玩。

  5.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要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的人就会有很多的朋友。

  早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累积性,成人应对幼儿实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朋友的陪伴通常比一般的伙伴更富有积极的情感色彩和社会性反应。肯定价值能促进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点击报名
注:转载请注明:文章摘自淘教中国网http://www.taoedu.cn。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日常生活中激励孩子的一些话
下一篇: 老师要教会学生接纳失败

淘教百科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

网络警察 国家备案 北京工商 支付宝 36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88号

   

学业规划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