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障。然而,面对培训,培训双方都有倒不完的“苦水”。培训者“无奈”,不培训不行,培训教师又不领情,“吃力不讨好”。
于是,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甚至用强迫的方法强制教师接受培训。被培训者“无法”,不参加不行,参加往往又无效,“赶鸭子上架”。结果,本来应是互利的双方变成了一对“仇敌”。那么,如何使培训切实有效,受欢迎,使培训双方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培训双方都要做到“三少三多”。
培训者要做到:
一、少些功利多些责任。时下的许多培训,培训者功利色彩太浓,每训必收费,而且费用昂贵。记得笔者参加过的一次全员参与的英语培训学习。培训时间是三天,培训费是每人170元,培训时台上培训者照本宣科,台下被培训者开始算帐……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培训对被培训者来说无论是时间、经济还是精神上负担都是非常重的,他们利用假日花费金钱去学习,希望能学到知识提高水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用,可培训的功利化,只能让被培训者心寒。因此,培训者要少些功利,多些责任,明白自己担负的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问题,更担负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培训者要从教育事业的明天,民族的未来的高度明确自己的责任,认真担负起培训教师的重任。
二、少些空洞多些实际。聆听专家的讲座,观摩优秀教师做课是教师培训的常见方式之一。然而这种培训往往给一线教师的感觉是遥远的,高不可及的,讲座理论过于高深,优秀课难以模仿。许多教师在培训后认为“听了过瘾,看了动心,可用了无用”。培训远离了教育的实际,教学的实践,显得空洞了。因此,培训者要注重培训的实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从一线教师的客观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师觉得培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三、少些说教多些互动。“台上一人台下一片”,“我说你听,我讲你记”是教师培训场景的真实写照。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往往高高在上,多采取单方面说教的方法对教师进行灌输。然而,培训是双方的事,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因此,培训者要与被培训者进行沟通,进行情感的交流,采取专题研讨,对话探究,疑难解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互动,在互动中激发被培训者的参与热情,提高培训实效。
被培训者要做到:
一、少些倦怠多些激情。被培训者往往由于平时忙碌于繁杂的事务,加之时下的培训名目繁多,因此,对培训产生倦怠心理,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有些人甚至认为凭已有的知识足以胜任目前的工作。于是,疲于应付,缺乏参与热情。作为被培训者要从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角度去看待培训,激发自己参与培训的热情,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培训中去,自觉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使自己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少些被动多些主动。培训过程中,被培训者往往是迫于行政命令,逼于考核,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精神。要使培训切实有效,被培训者要主动参与培训,这种主动不仅体现在争取培训的条件,珍惜培训的机会,还应表现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学习,广泛阅读,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三、少些盲从多些思辨。培训过程中,被培训者总能接触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些甚至是非常前卫的,尤其是今天各种新的理论新的思潮扑面而来的时候,往往使人迷失。被培训者要少些盲从,对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加以辨别,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反思,在思辨中发现真理,在思辨中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思辨中提升自己,形成风格。
我认为,当培训双方真正做到“三少三多”时,我们的教师培训将迎来一片新的天地,实现教师培训的“双赢”。
点击报名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