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推广
淘教中国网
家教板块
北京市
全国免费咨询
400-0000-696

首页 > 淘教百科 > 家长必读 > 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

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

  时间:2014-10-13 10:09:33 [打印] 浏览1076次

  一、第一颗种子——自我控制力

  心理学的很多研究、包括我们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必须具备自我控制力,也就是克制自己当前想做某件事的动机,而去做另一件更具社会意义的事情的能力。简单地说,自我控制就是要做好别人让你做的事。我把它比喻为人身上的 “第一颗种子”。自我控制力非常重要,一个人从小长到大,从参加工作一直到老,他几乎每天都在做别人让他做的事。在家里,该吃饭、睡觉的时候就应该去吃饭、睡觉要遵守家规、家法。别人让他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可能不愿意,因为这使他感到不自由、不舒服,因为规则总是对人的约束。儿童进了幼儿园和小学,要遵守各种规则,将来长大以后还要遵守法律和制度。当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像上网成瘾、离家出走、违法乱纪这些,都和自我控制力缺乏密切相关。

  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怎么让孩子听话。听话就是第一颗种子的体现,因为要听话,就必须自我控制。比如,孩子在商店里要买一个玩具,妈妈不同意买,他就得控制自己如果他控制不住,非要买,结果就是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我们对国内 3-9岁儿童的调查发现,中国儿童最不听话的几件事情是:吃饭时不上饭桌,不能连贯地把一顿饭吃下来,边吃边玩,或者吃饭的时候要吃零食该睡觉的时候不上床睡觉,要么看电视,要么让讲故事。

  国外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小时候的智商和自我控制力哪一个对将来生活的幸福程度预测力更大呢?不是智商,而是自我控制力。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延迟满足,是一种典型的自控力。

  19年前,我们在实验室里观察了208个幼儿,当时年龄在2岁左右。现在这些孩子已过 20岁。在40分钟的观察中,有2分钟是这样的一个情景:实验员拿来纸和蜡笔,问孩子:“喜欢画画吗?”当儿童要画画的时候,实验员说:“阿姨出去一会,等阿姨回来你再画好么?”我们的实验员出去1分钟,然后进来,看儿童能等多长时间。我们的研究表明,2岁时候的自我控制力可以预测7岁、11岁和14岁的时候在学校的表现。除了能预测学习成绩之外,还可以预测获奖多少、在班上的破坏行为多少等等。所以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是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的。

  二、第二颗种子——主动性

  对事物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和对周围环境的探索精神,是儿童身上的“第二颗种子”,可以把它概括为“主动性”。主动性其实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几个小孩在一起玩,有一个小孩领头,游戏有各种各样的玩法,这个领头的孩子的特点就是老能想出一些新玩法、新规则、新花招,别的孩子跟着他跑,像这样的孩子就是第二颗种子比较茁壮。第二颗种子是不依赖别人,有自己的主见,这是一种主动性和自主性。第二颗种子也很重要,如发明创造、搞专利,在经济领域想一个新花招,如在营销方面想出一个新策略,或设计一个新产品,在科学研究领域设计出好的课题,这些都需要第二颗种子。

  两颗种子之间有相对独立性,但是也会互相交叉。例如,刚开始学弹钢琴的时候,自控力可能比较重要,后来弹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光凭第一颗种子了,还需要很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咱们的中小学里,学生从小学开始参加考试,一路熬到高考,往往是每道题要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这种对唯一正确答案的追求,实际上培养的主要是第一颗种子。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不靠这个,而是靠第二颗种子,靠创造性。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对儿童、青少年身上的第一颗种子比较强调,而第二颗种子受到忽视。所以,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思考,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第一颗种子和第二颗种子和谐发展,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天天对孩子命令式地讲话,强调孩子听话,不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是不行的。

  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都和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富于探索精神,行为相当稳定。例如,把语文书发给小学生,他自己从头到尾先看一遍,这就是主动性。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既有较强的自控力,又有较强的主动性,这是最和谐、最理想的。我们不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只有自控力、缺乏主动性的小绵羊型学生也不愿意把他们培养成缺乏自控力、只有主动性的破坏型的人,更不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既不能自控、又缺乏主动性的游手好闲型的学生。

  两千年前孔子就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内在兴趣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土耳其的一名作家,他本来是学理工的,但是后来成了作家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说明什么?说明兴趣在一个人成材中起的重大作用。什么是兴趣?兴趣就是对目标物的自发的趋近,它是一种巨大的内驱力,使儿童能够长时间地在某一工作上花时间。强烈的内在兴趣,加上强烈的成长性动机、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和反潮流精神,这些就是取得高水平成就的重要条件。

  我国的教育者和家长,在看待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时,需要进行反思。

点击报名
注:转载请注明:文章摘自淘教中国网http://www.taoedu.cn。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上学?
下一篇: 孩子做作业时好动怎么办?

相关文章

淘教百科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

网络警察 国家备案 北京工商 支付宝 36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88号

   

学业规划咨询